食業開源節流化解二氧化碳短缺之痛
對于食品飲料行業而言,二氧化碳一直是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存在。一面是想方設法減少大氣中“游離”的二氧化碳,另一面,二氧化碳卻像“救命稻草”一般,被各大食品企業視為“生命線”。今年,全球各地相繼出現二氧化碳短缺現象,二氧化碳供應逐步收緊,食品飲料行業已經深受其害。包括可口可樂、泰森食品、卡夫亨氏等在內的行業巨頭一直在尋找充足的供應源,而更多中小企業則面臨停產、甚至倒閉的風險。二氧化碳到底是富余,還是匱乏?可持續減碳與工業制碳這兩件看似矛盾的事,如何辯證看待?食品飲料行業又該如何舒緩、化解二氧化碳短缺之痛?
二氧化碳短缺威脅歐洲食品供應
作為全球氣候問題的“公敵”,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或“封存”空氣中超量的二氧化碳,是多年以來可持續戰略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然而,作為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二氧化碳能夠與其他物質反應生成合成氣,繼而生成甲醇、燃料、酒精等碳氫化合物,或制成化學藥品、烯烴、尿素等。此外,還能制成可降解塑料、成為食品原料,包裝袋內填充二氧化碳可延長食品保質期,用二氧化碳制成的干冰能在運輸過程中使食品保鮮。二氧化碳在食品飲料、醫藥行業有著難以替代的廣泛用途。
在過往數十年間,商用二氧化碳短缺現象其實一直存在。全球疫情暴發以來,二氧化碳匱乏問題日益加劇,能源價格上漲、氣候異常等成為幕后推手。
在主要生產商因能源成本上升而減產后,二氧化碳的短缺對一些歐洲國家的食品部門造成壓力。英國CF化肥公司近日表示,因天然氣和碳的價格高企,其位于比靈赫姆的工廠將暫停生產氨,合成氨期間生成的副產品二氧化碳也隨之停產,CF化肥公司每年生產的二氧化碳占到英國總需求的六成以上。歐洲最大的化肥生產商挪威跨國公司雅苒最近也關閉了其在荷蘭和比利時的工廠,雅苒也不排除會有更多工廠跟進的可能。德國化工企業巴斯夫公司也表示考慮進一步減產氨。
在英國,大小城鎮酒館隨處可見。而啤酒釀制過程中需要注入二氧化碳。英國啤酒與酒館協會主管?,敗溈死鹫f,供應鏈本已很緊張,CF停產雪上加霜,“情況已經不能再糟了”。她說,“人們嚴重擔憂相關行業能否持續獲得二氧化碳。能保證這一供應對釀酒業以及酒館至關重要?!?/p>
此外,氨是化肥的重要原料。因此,對農戶來說,停產氨和二氧化碳分別關乎農作物種植和動物屠宰。英國全國農民聯合會主席米內特·巴特斯說,聯合會正在關注上述停產消息對市場上氨和二氧化碳供應的沖擊,停產“令人極度擔憂,這表明化肥和能源市場正飽受壓力”。
二氧化碳價格瘋漲,報價從每噸200英鎊飆升到1000英鎊。嚴重依賴二氧化碳供應的產業如肉類、啤酒行業受到影響,或將進一步加劇英國食物短缺及通脹情況。英國政府一名發言人日前呼吁相關行業以公眾利益為出發點,盡力滿足市場需求。
此前,丹麥啤酒公司嘉士伯在波蘭的子公司也宣布由于采購二氧化碳困難而減產。波蘭食品工業聯合會秘書長安杰伊·甘特納說,二氧化碳缺少也對該國的糧食安全構成威脅。
意大利主要礦泉水生產商圣安娜公司首席執行官阿爾貝托·貝爾托內說,二氧化碳供應短缺問題愈發嚴重,公司已經暫停部分生產。另一家知名飲料生產商圣培露公司也表示,由于二氧化碳短缺,已經縮減了生產。
意大利軟飲料行業組織主席詹賈科莫·皮耶里尼說,夏季對飲料的旺盛需求加劇了二氧化碳短缺的情況,“越來越多企業,包括大型和中型企業已經對當前二氧化碳供應狀況表達擔憂。一些品牌可能將暫時從超市貨架上消失”。
此外,二氧化碳還被用于屠宰豬,比利時肉類工業聯合會方面統計,比利時大約75%的屠宰是以這種方式進行的。比利時肉類工業聯合會主席邁克爾戈爾說:“目前二氧化碳短缺的后果有限,大約10%的屠宰存在問題?!?/p>
沒有多余的二氧化碳排放嗎?“我們的大氣中確實有足夠的二氧化碳”,比利時氣候研究局彼得·威廉萊蒙斯解釋說:“有許多部門排放二氧化碳,但它們含有許多其他氣體和顆粒。食品行業需要非常純凈的二氧化碳流來確保食品安全。而這并不容易做到?!?/p>
比利時食品行業聯合會發言人尼克拉斯·庫蘭特說:“我們還不知道這將對食品行業造成多大的影響,但這再次證明了高能源價格對食品行業產生巨大影響。食品行業是一個能源密集型行業,因此成本巨大,無法全部計算出來,唯一的解決辦法是控制能源價格?!?/p>
比利時化學工業聯合會方面表示:“問題在于,生產二氧化碳的替代品很少。目前,化肥生產變得無利可圖,以至于歐洲各地的工廠都在減產。由于高昂的油價,現在若想讓一套生產二氧化碳的設備重新保持運轉,也要花很多錢?!?/p>
食業亟待建立更靈活的原料供應體系
當前,在各種減碳、控碳技術中,碳捕獲技術成為研究重點。碳捕獲是指將大型發電廠、鋼鐵廠、化工廠等排放源產生的二氧化碳收集并加以封存或再利用的技術,包括二氧化碳捕獲、運輸以及封存3個環節。它可以使單位發電碳排放減少85%—90%,被譽為零碳之路的“最后一公里”。
全球越來越多的食品飲料公司都在試圖將捕獲的二氧化碳轉化為可用產品。作為全球碳酸飲料領軍者,二氧化碳的使用大戶,可口可樂也不例外加入了這場熱潮之中??煽诳蓸饭窘招?,他們在歐洲的合作伙伴(裝瓶商)將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研人員合作,開發將捕獲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糖的可擴展方法,力求減少可口可樂供應鏈中的二氧化碳排放。
英國已經計劃在21世紀30年代建立并推廣這項技術。為了確保碳捕獲可行,需要在基礎設施方面進行大量投資。英國之外,瑞士和加拿大的初創企業,日本IHI及三菱重工等也在啟動和建設大型碳捕獲工廠。
目前,全球有19個直接空氣捕捉(Direct Air Capture)二氧化碳的工廠在運行。隨著全球DAC工廠建設熱潮的興起,到2030年可實現每年捕獲85噸二氧化碳,2050年則能每年捕獲980噸二氧化碳。
如果將向空氣“借碳”視為“開源”,那么減少二氧化碳的使用場景,或開發其替代品,則是“節流”的重要舉措。2020年,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提出開發新的氣體原料作為二氧化碳代替品,氮氣就是最佳“備選”。
在食品飲料行業,對氮氣的利用始于數年前充氮咖啡的興起。此后,氮氣啤酒、氮氣牛奶紛紛出現。就在今年2月下旬,百事可樂推出全新的氮氣可樂,泡沫更加柔和綿密,表面光滑,富有“天鵝絨”般的感覺?!氨溶涳嬃细洝背蔀槌涞嬃系淖畲筚u點。
在二氧化碳的另一個消耗領域——生鮮食品保鮮中,人們也正在通過多種技術減少對二氧化碳的依賴。氮氣是理想的惰性氣體,用氮氣保鮮的食品溫度不會發生變化,水分也不會丟失,能夠對傳統的二氧化碳保鮮形成完美替代。
除了氣調保鮮,近年來食品行業也陸續開發出低溫等離子殺菌、可食用涂膜、納米氧化鋅等新型保鮮技術,在豐富保鮮手段、提升保鮮效果和性價比的同時,進一步降低二氧化碳在保鮮領域的“出鏡率”。
業內人士表示,始自去年的棕櫚油短缺陰影尚未消散,它已經給全球烘焙、糖果、方便食品產業造成巨大影響。如今二氧化碳原料又頻頻告急,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當前國際供應鏈的脆弱與風險。面對諸多不確定性,食品行業一方面,必須要建立更靈活的原料供應體系,減少對某些原料、某些產地(供應源頭)的依賴;另一方面,建立更多元化的產品結構,加快對可替代原料、配方的研發,則能讓企業“左右逢源、進退自如”。
(韓松妍 綜合整理)
《中國食品報》(2022年09月20日02版)
?。ㄘ熅帲?/span>韓松妍)
熱點專題
栗子“光鮮油亮”是因為添加了石蠟?
路邊沙沙作響的糖炒栗子,總能用熱氣和香氣給人甜蜜溫暖的感受。但最近有傳言稱,有些商家會添加石蠟和甜味劑來增加板栗的光澤和甜度,以此提升栗子的賣相,這是真的嗎? 栗子緣何“光鮮亮麗” 據了解,用麥芽糖炒栗子是更為正宗的做法,但大多數商...
無糖飲料市場下一步怎么玩?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倡導“三減”,即:減鹽、減油、減糖,糖的過量攝入會導致肥胖率、相關疾病患病率同步上升,威脅人類身體健康。在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控制糖攝入量的同時,民眾也開始主動減糖/去糖。日前,艾瑞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零糖健康飲食...
你會看食品標簽嗎?
貨架上食品琳瑯滿目,各種廣告詞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有的商家為了蹭熱度,還特地選用與知名品牌類似的包裝,好看的包裝會騙人,但食品上的標簽卻透露了它的“底細”。 國產食品標簽包含以下內容: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和規格,營養成分表,產品標準...
冷飲冷食,能降溫防暑嗎
酷暑難耐,很多人食欲不佳,冷飲冷食備受追捧。市面上各種冷食大行其道,雪糕、冰淇淋、冰鎮飲料、冰沙、冰粥、冰豆漿,以及冰過的沙拉、生魚片、生海鮮等,應有盡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10120210003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09318號
中國食品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服務:北京愛申律師事務所 彭殷慶 (高級合伙人)律師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