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學專家共商構建食學自主知識體系
本網訊 (記者蔣梅)9月18日,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物資學院、山東藝術學院、青島農業大學、揚州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通過線下和線上結合的方式,召開《食學科學系列教材》第一次全體主編工作會議,就食學科學自主知識體系的構建、學科建設的6要素、各卷2.0目錄與核心內容、食學核心概念的英文翻譯等問題進行深入研討。
本次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食政問題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共同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食政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劉廣偉,中國人民大學農村與農業發展學院院長仇煥廣,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林金安,高等教育出版社生命科學與醫學出版事業部主任吳雪梅,中國人民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交叉科學研究院院長楊東等專家學者到會并發表講話。
《食學科學系列教材》首批14種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包括《食學導論》《食物生態學》《食物馴化學》《食物獲取學》《人造食物學》《食物加工學》《食物流通學》《食為工具學》《食物成分學》《食者需求學》《食物轉化學》《食為治理學》《食事教導學》《食事歷史學》。
“著眼世界,構建體系,覆蓋問題,承上啟下”是本套教材編寫的十六字方針。劉廣偉總主編要求各位主編堅持“學科構建六要素”,即定義、任務、原理、面對問題、學科問題,并嚴格按照《食學目錄標準》《食學內容提要》《食學科學編碼》《食事問題編碼》《食學名詞表》規范性文件編寫,以確保全套教材的整體性與科學性。同時明確了食學4個基本概念的英文翻譯標準,即食事(Shiance)、食學(Shiology)、吃事(Eatance)、吃學(Eatology)。
福建農林大學王松良教授認為,出版《食學科學系列教材》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他認為從生態學的角度來講,食物的母體是提供人類所需食物的生態系統,人類的食物生態系統也是所有生物的生態系統,這是一個整體,食物生態學是生態學的子學科。北京中醫藥大學孫健翔博士認為《食者需求學》的創新點在于中西知識相融,要從實踐的角度探討如何將中西醫對肌體的認知融合在一起,使之成為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教科書。
中國農業科學院段玉權博士在發言中指出,劉廣偉先生創立的食學科學體系,是理論的創新,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知識體系。它跳出現代學科體系的局限,首次把食物生產、利用、秩序的認知三合一,構建了一個3-13-36的知識體系。中國農業科學院趙衍研究員表示,在《食物馴化學》編寫過程中將多舉中國的例子,輔以國際案例,全面介紹客觀反映人類在食物馴化領域的知識體系。
中國人民大學生吉萍教授對《食物成分學》雙元認知食物的利用價值主題進行分享交流,從整體的角度對食物成分的客觀內涵分別進行拓展和延伸。中國人民大學周立教授分享了《食為治理學》內容。周立教授表示,食為治理核心是矯正不當的食事行為,按照費孝通先生曾經給過的一個權力框架,有三個權力在《食為治理學》的四個下屬學科中體現(食為法學、食為行政學、食為經濟學及食為數控學),另一個在《食為教導學》中體現。按照食學的二級學科,把食物獲取、食者利用和食為秩序這三者從經濟學的角度去梳理,然后從法律學的角度去糾正人們的不當行為。周立教授認為,食為法律學目標是合一(食法典),食為行政學目標是拓寬行政管理范圍,食為經濟學目標是把生存品和商品等食物多重屬性合起來深度分析,食為數控學目標是提早進入數字治理時代。
青島農業大學程凡升教授線上發言表示,根據食學理論編撰的《食學科學系列教材》,有助于我們樹立大食物觀、發現大食物問題、構建大知識體系和解決大食物問題,以有效地應對人類面臨的內部食事群體沖突、與生態的食事沖突以及食物與肌體的沖突,從而優化社會秩序進化、使種群可持續,延長人類的個體壽期,不僅為健康中國戰略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撐和基礎,同時也將為整體解決人類的食事問題提供全球公共產品。負責編寫《食物加工學》的中國農業大學申琳博士建議加強對食物、藥物、食品和藥品等概念之間相互關系的專門論述,在食物加工學下面再增設兩個子學科。北京物資學院丁洋博士認為把食學和物流、供應鏈相結合,體現數字化、智能化,將《食物流通學》融入供應鏈生態網絡的知識內容。
林金安認為,此套教材的編寫具有開創性、基礎性以及前沿性,符合引領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需求。仇煥廣表示,希望將食學系列科學教材打造為新時代精品教材,食學自主知識體系的建構為整體解決食事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楊東在講話中表示,食學扎根中國大地,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邏輯體系和學術體系,是落實黨和國家提出的建構自主知識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
世界食學論壇秘書長薛峰會上誠邀各位專家參加2023年10月在??谑信e辦的第四屆世界食學論壇。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可持續發展(SDGs)與食事問題整全治理,并設有“整全食政與鄉村振興”專題論壇。
劉廣偉表示,“以食為天”強調的是重要性,“食為政首”強調的是優先性,“整全食政”強調的是整全性。食學體系力求整體、全面解決好食事問題。食事問題與食品安全、鄉村振興、雙碳減排、健康中國、高質量發展等密切相關?!罢痴笔翘岣邍抑卫砟芰?,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具體體現。
責任編輯:肖之涵 審核:王金臣
熱點專題
栗子“光鮮油亮”是因為添加了石蠟?
路邊沙沙作響的糖炒栗子,總能用熱氣和香氣給人甜蜜溫暖的感受。但最近有傳言稱,有些商家會添加石蠟和甜味劑來增加板栗的光澤和甜度,以此提升栗子的賣相,這是真的嗎? 栗子緣何“光鮮亮麗” 據了解,用麥芽糖炒栗子是更為正宗的做法,但大多數商...
無糖飲料市場下一步怎么玩?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倡導“三減”,即:減鹽、減油、減糖,糖的過量攝入會導致肥胖率、相關疾病患病率同步上升,威脅人類身體健康。在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控制糖攝入量的同時,民眾也開始主動減糖/去糖。日前,艾瑞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零糖健康飲食...
你會看食品標簽嗎?
貨架上食品琳瑯滿目,各種廣告詞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有的商家為了蹭熱度,還特地選用與知名品牌類似的包裝,好看的包裝會騙人,但食品上的標簽卻透露了它的“底細”。 國產食品標簽包含以下內容: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和規格,營養成分表,產品標準...
冷飲冷食,能降溫防暑嗎
酷暑難耐,很多人食欲不佳,冷飲冷食備受追捧。市面上各種冷食大行其道,雪糕、冰淇淋、冰鎮飲料、冰沙、冰粥、冰豆漿,以及冰過的沙拉、生魚片、生海鮮等,應有盡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10120210003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09318號
中國食品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服務:北京愛申律師事務所 彭殷慶 (高級合伙人)律師137188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