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玉米賣6元還是7毛?別傷了農民就好
令人惋惜的是,這場由“助農”引發的討論,卻最終演變成一出“傷農”鬧劇。不僅傷了農民,傷了東北黏玉米的品牌,其實也傷到了消費者的利益。
一根玉米賣6元還是賣7毛?秋糧收獲時節,電商平臺的玉米價格再次引發熱議。有網紅質疑東方甄選將批發價7毛一根的玉米賣6元,東方甄選隨后回應,品質不同、成本不同,售價也不能一概而論。雖然后來網紅已經道歉,但這場爭論卻波及了電商平臺上的普通農戶,一些不明真相的網友涌向農戶直播間刷屏喊貴,影響了農產品的銷售。
近年來,直播帶貨作為新興業態,給農產品銷售帶來了更廣闊的市場,也帶來一些新的討論。直播平臺的玉米賣6元一根是否合理?農民是否能從中獲益?此前也曾引發關注,本報也就其中的農民收益問題做過報道。這次再度引起諸多議論,反映出社會對于農業發展、農民利益的日益關注,這是件好事。但令人惋惜的是,這場由“助農”引發的討論,卻最終演變成一出“傷農”鬧劇。不僅傷了農民,傷了東北黏玉米的品牌,其實也傷到了消費者的利益。
7毛一根的玉米有沒有?我們可以簡單算筆賬。據統計,2020年全國玉米種植總成本為每畝1079.98元,畝均單產421.13千克。一根長勢好的玉米,重量大約能達到六七兩左右,按此估算,7毛一根差不多也就是成本價。尤其今年在農資價格上漲等因素的推動下,農民生產成本也隨之水漲船高。
更何況,此玉米非彼玉米。我們慣常認知中玉米是煮著吃的,而統計口徑中和農民實際生產的玉米,既包括食用玉米,更多的還是瞄準飼用等大宗消費市場的“大路貨”,食用玉米在我國玉米消費中還占不到10%。食用玉米中的優質鮮食玉米對品種品質、種植方法、采摘時機、采摘方式等都有更嚴格的要求,成本自然只高不低。比如在這次爭論中,就有被網友說玉米賣得貴的黑龍江農戶站出來,算了一筆賬。據她所說,種植鮮食黏玉米的農田大多是交通條件好、較為平整、有一定規模的地塊,在當地,這樣的良田流轉費用每畝大約需要1800-2000元,再加上農機購置及維護、人工、化肥等各項費用,一根優質鮮食玉米僅種植成本就約合1.7元左右。拋開品質談價格,對生產優質農產品的農戶來說,無疑是不公平的。而此前因優質農產品賣不上優價,損傷農民種植積極性的事情,也曾發生過。產業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保護好農民生產優質農產品的積極性。
我國有14億多人口,消費群體巨大、結構復雜,農產品市場要做大,更要做細、做充分。我們需要足量的“大路貨”來保證14億人的基本生活所需,也要有特色優質農產品來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讓生產這兩類產品的農戶都能獲得合理的收益。品牌化或許是一條更加清晰的道路。農業品牌的打造離不開生產、包裝、運輸、營銷等各個環節的通力合作。對農戶而言,可以向適度規模要效益?!耙桓曜右渍蹟?,十根筷子抱成團”,小農戶想要在市場的大風大浪中站穩腳跟,與其單打獨斗,不如抱團發展,做強品質、做優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提升話語權。對整個產業鏈而言,要多考慮如何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機制。只有每個環節都能從中獲得收益,產業才能可持續發展,農業品牌才能更加長久。有山東的紅薯種植戶坦言,農民在營銷推廣方面的技能相對欠缺,經過某運營團隊的策劃推廣,紅薯作為當地的特色產業被迅速帶火,農民收入翻了一番。只有通過多方合力,把品牌叫響,把蛋糕做大,農民才敢繼續種、敢在提升品質上下功夫,進而生產出更多優質農產品,滿足多元化市場需求。
還應看到,農業品牌的培育并非一日之功,但一有風吹草動,卻很容易會對品牌本身及其背后的農民產生影響。值得慶幸的是,這次爭論沒有傷及產業根本,但也給風口上的農產品直播帶貨提了個醒:怎樣在擁抱風口的同時,最大程度讓農民遠離風險?
其實,農民和農業品牌一旦受到傷害,對消費者也并無益處。農民生產積極性受挫,產業發展就會受到影響,倘若市場上因此再難找到可信賴的品牌,消費者又要如何選擇?因此,面對電商平臺的農產品價格,我們不妨再理性冷靜一些。畢竟,從長遠來看,呵護產業,就是在呵護自家餐桌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歸根結底,7毛一根也好,6元一根也罷,理性討論無妨,但別沖動之下傷了農民和真“助農”的人。而判斷一種營銷行為和營銷模式是否是真“助農”,要看它能給產業帶來怎樣的發展前景,更要看它把農民放在了什么位置、給農民帶來了怎樣的好處。只有農民有了合理收益,產業鏈上的各方才能行穩致遠,形成良性循環。
?。ㄚw宇恒)
熱點專題
栗子“光鮮油亮”是因為添加了石蠟?
路邊沙沙作響的糖炒栗子,總能用熱氣和香氣給人甜蜜溫暖的感受。但最近有傳言稱,有些商家會添加石蠟和甜味劑來增加板栗的光澤和甜度,以此提升栗子的賣相,這是真的嗎? 栗子緣何“光鮮亮麗” 據了解,用麥芽糖炒栗子是更為正宗的做法,但大多數商...
無糖飲料市場下一步怎么玩?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倡導“三減”,即:減鹽、減油、減糖,糖的過量攝入會導致肥胖率、相關疾病患病率同步上升,威脅人類身體健康。在國家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控制糖攝入量的同時,民眾也開始主動減糖/去糖。日前,艾瑞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零糖健康飲食...
你會看食品標簽嗎?
貨架上食品琳瑯滿目,各種廣告詞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有的商家為了蹭熱度,還特地選用與知名品牌類似的包裝,好看的包裝會騙人,但食品上的標簽卻透露了它的“底細”。 國產食品標簽包含以下內容: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和規格,營養成分表,產品標準...
冷飲冷食,能降溫防暑嗎
酷暑難耐,很多人食欲不佳,冷飲冷食備受追捧。市面上各種冷食大行其道,雪糕、冰淇淋、冰鎮飲料、冰沙、冰粥、冰豆漿,以及冰過的沙拉、生魚片、生海鮮等,應有盡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10120210003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09318號
中國食品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服務:北京愛申律師事務所 彭殷慶 (高級合伙人)律師13718820003